首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  

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沧桑经历

发表于:2013-06-02    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3393

    

宋、元、明之时,长春观更是辉煌,所谓道业大兴,香火鼎盛,庙宇数千,道人万数,成了四海之内有名的十方丛林。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来此地,并在《鄂州社稷坛记》中颇为详细地记述了长春观前身即“大洪山瑶祠”的“二坛”盛况。明万历年间大学者徐学谟《江夏忆顾山人圣之客黄州用杜韵赋》亦有一番描叙:“……去年长春观,崖碑摩赑屃。东西南北人,偶与飘风至……再上黄鹤楼,仰看白云坠。”然而,由于历史的变迁,或罹水灾,或遇天祸,或遭兵燹,特别是当年的清军与太平天国兵在武昌的一场激战,长春观瓦砾尽赤,废墟一片。大量文物资料、道藏、史书、碑文、典籍、庙志等均化为灰烬。道人流离,奔走四方,即使是前来路过的道人,也不敢过问。田园、庙基被一些俗人乘机抢占。

同治三年(公元1864年)龙门派十六代传人何合春道长从武当山而来,看到数千年的古观成了一片废墟,十分痛惜,发愿恢复其历史的壮观。正在这时,两湖总督官文来洪山寻找死难官兵,在西眺长春观二坛时,似见金光万道化成了绿莲。他又亲自来到长春观门前,虽然殿宇颓废,残垣断壁,但见老子像仍旧慈眉善目。官文回到官邸,若有所思,夜深人静,忽然看见白天老子的形象,就站在自己的眼前,并开始对官文发语:“二坛之祭,汝故起义明,道义宫,汝兴复之,吾有赖进焉。”第二天,官文召集了江夏有钱绅士,恳请赞助、捐资,拟定期修好老子讲道之宫,以资景仰,树立民望。这时何合春正为建殿资金一筹莫展,官文的出现,并倡导由官方兴庙,使何合春大喜过望。

说来也巧,正在这时,提督李世忠也来此游览。他看到眼前的老子神像,觉得在战争中搭救他的正是这位老者,连忙跪在老子像前哭诉说:“是您老在两军阵前多次救了世忠,莫非因我是您老的子孙不成?您如此多次搭救世忠,世忠永世不忘!”当时,李世忠即出黄金七百两,用以酬报太上道德真君。长春观就这样由军方筹资、在何合春主持下,很快得到了修复。此次修复的殿堂,主要有三皇殿、紫微殿、玉皇阁、来成楼及殿后登山石阶。殿堂焕发了新姿,森严巍峨,并建立一碑以记其事。

此时长春观共五进,坐北朝南,单檐歇山式建筑,层层依山递进,从南麓一直升至北坡。面南是连结灵官殿的围墙,长三百七十二尺,牌楼宽四丈五尺,后宽五百四十九尺,南北直径三百四十尺,后因公路扩建,将五进缩成四进,基成定局。

官文同治二年所作《游长春观赠何监院》诗二首如下:

古观焚如岁月迁,

问谁火里种青莲。

春风料峭双峰树,

郁气氤氲万缕烟。

每意沧桑增阅历,

欲寻洞府学神仙。

有缘到此休空返,

且上回头普渡船。

红山无恙登临感,

风景依稀物候新。

蓬岛会心原不远,

仙纵万古庆长春。


上一篇:洞天福地

下一篇:白鹤啄井

首页 -> 长春古观 -> 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