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于:2017-05-12 浏览次数:3134
武汉长春观道医堂,人来人往,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,排着队在等候医生的诊治,诊脉,望闻问切,针灸,这些传统的治疗方式和中医一脉相承。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发展快节奏的今天,亚健康这个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,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改善?道医,或许给您一个完美的答案。
道医在道书中被称为“道士医师”,是道教中有特定内涵的一个术语,指的是那些专门负责医事事务的人。在《太上灵宝五符序》中便有记载:“三尸常欲人死,故欲攻守,此之谓也。凡道士医师但知按方治身而不知伏尸在人腹中,固人药力,令药不效,皆三虫所为。”这是道书中首次提到“道士医师”这个称谓。道教以行医济世作为传教的手段,道士医师便成为了传教的主要力量。这些人传道时,通常不只一种行医方式,因此在民间,对道士医师有着许多不同的叫法——“丹医”、“隐医”、“走方医”、“草泽医”等,这些不同的叫法除了与他们的行医方式有关,还从侧面表明道医身份的复杂性与多重性,而这又与道医入道从医的经历有关。
古时,道书中的道医是那些专门从事医事、借医事传道的道士。而近代以来,道医所指的范围有所扩大,道医一词成为了道家医学或者道教医学的一种称谓,被认为是中华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大流派。
关于道教医学的解释,在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记载。《中国大百科全书•宗教卷》记载说,“道教医学是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,继承和汲取中国中医学的成果,在内修外养的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。它包括服食、外丹、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,与中国的中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,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。”
《中华道教大辞典》“道教医学”条目的解释是,“道教医药学是在道教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医药学。且道教医学不仅促进了道教的传播与发展,而且这种医术与医道本身也含有道教修炼的特征,所以说,道教医学不仅仅是社会医学,也可以说是一门宗教医学。”另外,日本学者吉元昭治在其所著的《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》中称,“所谓的道教医学,可以说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。这些被看做是道教经典中的主要内容。不过现在,就像道教淹灭在民间信仰(民俗宗教)之中那样,道教医学可以在民间医疗或民间信仰中的信仰疗法中见到其踪迹。”从这些对道教医学的解释中可以看出,道教医学与中医、与民间传统文化有着深层次的关联。道教与中国医学是相互影响、相互扎根的关系。或许,所谓的医道同源可以对道教医学作一个合理的阐释。
道医中的医、道渊源始终以道为体,以医为用。道医收蓄了道家“重人贵生”的教义与修为法,重视人和生命的价值,并将此种观念与教义注入人的主观能动性,最终实践于生活,将“道”与“医”融合在一起。老子说,“我命在我,不属天地”,与一般宗教的神灵主宰论不同,道医立足于现实,关注人的健康与长生,故道医可将道的虚无与医的实用圆融一处。
自近代以来,中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,甚至出现了“中医废存”的讨论。在这种背景下中医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,需要整合内部诸要素,更好地促进传统中医向现代中医的转型。事实上,“道医相融”的理论和实践或可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。
(编辑:甘棠)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从三则典故看道医文化之精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