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  

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

太清宝殿

发表于:2013-06-02            浏览次数:4181

    

老子石像后便是二进石阶,雕刻有形态逼真的五龙献瑞图。仰头便是赫然醒目的“太清殿”三个大字,它是已故著名书法家黄亮老先生的墨迹。两边的柱子上悬挂着楹联。中间的一幅为当代著名书法家、诗人、学者吴丈蜀老先生所撰写,其笔法古朴、豪放:

金殿屹双峰,焕杰阁腾辉,瑶草芳菲天不老;

世民崇太上,有邱仙布道,琼花璀璨地长春。

两边的一幅楹联是当代楹联家白雉山先生撰文,由当代书法巨匠、时已八十七高龄的陈义经老先生所挥毫:

自老子创教于前,盛誉九州传,永扬大道;

从邱祖设坛而后,丛林千载著,尽仰长春。

其回廊二进也有两幅楹联,中间的一幅为楹联家徐升阳撰文,书法家钟孺乾书写:

道德一尊,天理永昭圣境;

纷尘三鉴,含灵恒仰玄门。

两边的一幅是楹联家白启寰撰文,书法家黄晨钟先生书写:

柱下玄风,炼丹灶古无为境;

关中紫气,问礼堂高有道书。

太清殿规模宏大,富丽堂皇。在道教的一些著名宫观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,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“三清”。

道教有所谓一气化三清之说。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。三清是道家哲学“三一”学说的象征。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二章曰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由无名大道化为混沌元气,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,阴阳之相和,生天下万物。第十四章又说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此三者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”认为一化为三,三合为一,用则分三,本则常一。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,因此“三清”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地位最尊。《道教义枢》卷七引《太真科》说:“太罗生玄元始三气,化为三清天也,一曰清微天玉清境,玄气所在,二曰禹余天上清境,元气所成,三曰大赤天太清境,玄气所成。从此三气各生。”

三清神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。东汉顺帝时(公元125——144年)张道陵在鹤鸣山(今四川大邑县境内)创五斗米道时,尊“太上老君”为最高神。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时,也以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,但已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。

“三清”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陶弘景所撰的《真灵位业图》。该书排列神仙序位,分为七个层次(七个等级),其中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上清、太清的名称,但“三清”之名位次尚未确定。以后“三清”神名逐渐流变发展,至唐代才成为定说。《道藏.太平部.三洞珠囊》卷七引《老君圣迹》云:“此即玉清境,元始天尊位,在三十五层天之上也。此即上清境,太上大道君(灵宝天尊)位,在三十四层天之上也。此即太清境太极宫,太上老君位,在三十三层天之上也。”于是“三清”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。

元始天尊,又名玉清元始天尊,在“三清”之中的地位最高,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,称为“主持天界之祖”。他的地位虽然高,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迟得多。

道教形成初期,并无“元始天尊”的说法,在中国神话传说中,也无来历可寻。最早出现“元始”之名的是晋葛洪的《枕中书》。书中记载,混沌未开之前,有天地之精,号“元始天王”,游于其中。后二仪化分,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,仰吸天气,俯饮地泉,又经数劫,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,生天皇、西王母、地皇,地皇生人皇,其后庖羲、神农皆苗裔也。

长春观最早就有老子的传说,而《神仙传》将老子与“太上老君”相题并论,因老子作《道德经》,又奉其为道德天尊,即太上老君。他的地位虽不及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,但其是最早作为道教的始祖而被人们广泛熟悉的尊神。

关于老子的神化传说,历史书籍记载虽然颇多,但大都没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肯定。其实老子本身是一个活生生的人,只是到了西汉以后,老子便渐渐被神化。晋葛洪对老子更有一番赞美之辞。《抱朴子》称他额有三理,足有八寸,身长九尺,耳垂齐肩,穿五色云衣,住金楼玉堂,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随行四周。出行时,以神兽为先导,头上雷声隆隆,电光闪闪,器宇轩昂,威风凛凛,已俨然为神仙资容。

隋唐以后,道经中也有许多关于老君的传说。《云笈七签》中说:“老君母曰玄妙玉女,日精入口,吞而为孕,五行兽卫行,怀八十一年,剖左腋而生。生而白首,故号为老子。”《犹龙传》更为老子加上各种名号,略与《神仙传》记载相同,说他从三皇五帝以来,就成了历代皇帝的老师。神农时的太成子、轩辕时的广成子、帝尧时的务成子等,均是老子的化身。

太上老君在三清中虽不及元始天尊的地位高,在明、清的民间信仰中,也不比玉皇大帝拥有权势,但在历代都是道教尊崇的对象,各地普遍建立庙宇进行祭祀。因老君的奉号为“太清道德天尊”,故供奉他的宫观一般称为太清殿或太清宫,或称老君殿、老君庙、老君堂等。

总之,自古而今,众多信徒均诚信太上老君为“无上大道”的化身,是道气长存、德育于民的至尊天神。这是道教的根本信仰。他被供奉在“太清殿”正中,白须皓首,和颜悦目,手摇太极神扇,俯视人间芸芸众生。

一进太清殿大门,仰头便见一块巨大悬匾,上书“太上立德”四个颜楷大字,此乃同治年间钦差大臣、大学士、督楚使官文所书。殿正中神龛供奉着约五米之高神态端庄、慈祥的始祖太上老君金饰神像。两边是他的两大弟子:左面是无上真人(尹喜),右面是南华真人(庄子)。两旁的大柱上悬挂着一副汉隶楹联:

弃旧创新,宏文宝典五千字;

承先启后,巨著真经十万言。

此联由楹联家吕选忠撰文,书法家万德宽所书。

有关尹喜真人和南华真人的情况,下面作一些简述。

尹喜亦称关尹,春秋时期人,早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,与老子同时,被称为“古之博大真人”。在哲学上,表现出重本即重道的倾向,主张“以本为精,以物为粗,以有积为不足,然独与神明居。”(《庄子.王下篇》)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道至精无形,而由它创生的万物则繁杂而有形,强调“以有积为不足”,认为有意识积蓄反而会走向反面,这与老子“圣人不积”的观点相一致。他主张体从至精无形的道体,“独与神明居”即与大道为一体。

关尹在坚持重本的同时,以“贵清”作为思想的主旨:“关尹贵清。”即主张无欲无积,摆脱物的羁绊,使内心保持虚静的状态。保持清净,有形的物类自然会清楚地显出。在保持内心清净的情况下,进一步要求表现出柔弱,甘为人后的态度。“其动若水,其静若镜,其应若响,乎若亡,寂乎若清。同焉者和,得焉者失。未尝先人而常随人。”(《庄子.王下篇》)据史书记载,关尹在日常生活中也以清虚自守。他要求像射箭一样,保持“心平体正”,求诸己而不求诸人,提出“我命在我,不在乎天地”的主张。关尹子被后来的道教徒尊为“无上真人”、“文始先生”。

庄子约生活于公元前369——前286年,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,道家学派代表人物。庄子名周,字子休,宋国蒙(今河南商丘东北)人,与梁惠王、齐宣王同时。早年作过漆园吏,后一直隐居,生活贫困。他学识渊博,交游很广。楚王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许他作宰相,被他拒绝。

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,建立了以“道”为主干的思想体系。历史上“老庄”并称,庄子在道家的影响相当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,表明庄子与老子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相同的。但就某些具体内容而言,庄子明显地不同于老子。老子贵柔,主张戒盈防满,在现实关系中求得自身的长保。庄子则认为现实关系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严重束缚,主张超脱现实关系而尽情逍遥。他的这种思想是以“道”作为基础的,并把“道”看做先天地、生天生地的本体。但是,他认为这种产生万物的本体并不具有物质性,不过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。

庄子在讲“道”的同时也讲气,甚至提出“通天下一气耳”的命题。但是,气并不是“道”,而是“道”的派生物。庄子把“道”的观念坚持到底,不仅否定气的物质性和本原性,而且怀疑世界的真实性。在他看来,究竟世界真有还是真无,也是无从知晓、无法确定的。

庄子的道论,其重点不在于本体的论证,而在于精神境界的追求。作为精神境界的“道”,集中到一点就是一个“虚”字,即从主观上遗落世事,超脱一切现实关系。庄子说:“惟道集虚。虚者,心斋也。”(《人世间》)认为心中无知无欲,虚一而静是得道的惟一途径。他进一步强调,为了追求“道”这种最高的精神境界,在务“虚”上还要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,即“处天下”、“处物”、“处生”、“朝彻”、“见独”,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。处天下,处物,处生,朝彻,见独是修道、得道的五个步骤。从处天下到见独,每前进一步,表示在务“虚”的过程中下了一个新的台阶。这是一个泯灭古今、生死界限和一切事物界限的过程。

庄子的“道”正是这种彻底虚无的,无古无今、亦古亦今、不死不生、亦死亦生的混混沌沌的精神境界。这是庄子的“道”论的基本特点。“道”是大而全的整体观念,也是庄子观察事物的基本视角。庄子的“超然物外”的旷达襟怀,是世人研究庄子的重要因素。


上一篇:道壁典故

下一篇:洞天福地

首页 -> 长春古观 -> 文化